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政府工作报告

信息来源:

信息时间:2023-01-09

阅读次数:

打印 关闭

202313日在绵阳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绵阳市人民政府市长 李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坚定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和“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大力实施“五市战略”,推动全市经济发展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提质良好态势,较好完成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600亿元,增长5%左右、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4亿元、同口径增长1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55万元、2.28万元,分别增长5.5%7%,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一年来,我们扛牢使命服务国防、创新发展,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建设迈步起航。

科技城战略地位更加强化。国家出台专项政策支持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科技创新先行区、批复绵阳科技城“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获批成立正厅级科技城管委会。创新活力大幅提升,入围科技部新一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排名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百强榜第20位、较上年上升21位,是进位最快、最多的城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7.15%,保持全国城市前列。绵阳科技城在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保障国家战略安全中的特殊地位进一步凸显。

战略科技力量显著增强。全力保障在绵科研院所建设发展,某重大装置、某风洞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建设。航空动力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光子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相继建成并加快壮大,获批组建国家卫健委核技术医学转化重点实验室,新增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7家。装配式制储发电一体化氢能源移动电源装置关键技术等一批“卡脖子”难题取得突破,中玖闪光FLASH放疗技术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速落地,国产“宽频带同轴探针”打破芯片测试核心部件国外垄断,国产医用回旋加速器产业化成效加快显现,中电科九所磁性材料产业园正式投产。

创新主体持续壮大。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雁阵培育”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净增180家、总数突破700家,增幅创历史最高水平。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近2000家,瞪羚企业达到14家。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超过2440亿元、增长5%。长虹、九洲入围中国企业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榜,数量占全省一半。

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建设“两城两镇”,“云上大学城”入驻知名高校20所,“云上科技城”加快成势,院士(专家)小镇加快筹建。科创基金小镇建成投运,入驻金融机构13家、管理基金规模268亿元。设立绵阳科技银行。聘请12名两院院士担任首批科技顾问。创新实施科技助理制度,收集技术需求和科技成果715项,解决需求150余项。出台“人才十条”,设立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已兑付1.6亿元,建成人才公寓3100余套。组建全省首家国有人才集团——绵阳科技城人才发展集团。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家。成立17支招才引智小分队,全年引进人才1.8万余名,人才近悦远来的局面加快形成。启动建设全国首个职业能力建设创新改革先行区。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的地级市,建成省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绵阳中心,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22件、居全省前列。

一年来,我们突出高质量发展大抓产业、做优载体,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完善。

制造业加快优化升级。掀起以园区为载体做强工业的热潮,大力开展“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出台“园区十条”,开展“七大攻坚”,打造8大特色(专业)园区,建成标准厂房300余万平方米,入园规上工业企业超过850家,产业承载能力显著增强。高新区入围全国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绵阳经开化工园区被认定为全省首批化工园区。新型显示、无人机、核技术应用3个产业集群入选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获批省制造强市试点和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惠科光电等3家企业入选全国电子信息百强。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总数达到35家,新增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2家、总数达到5家,13家企业入选省“贡嘎培优”行动计划,6家企业入选省新赛道“赛手企业”,均列全省第2位。稀土永磁产业园、激光产业园、核医疗健康产业园和机器人产业园加快建设,落户项目34个、总投资超过370亿元。“绵阳造”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前三的达到22种、全国前三的达到51种。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工作获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强化要素优化配置和协同保供,全社会用电量175.4亿千瓦时、增长9.7%。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

现代服务业稳中提质。着力推动现代物流、金融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加快建设,创新举措推动科技服务业蓬勃发展,预计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实施“转企升规”“主辅分离”专项行动,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20家、限上商贸流通企业180家。6个项目、10家企业、10个品牌入选省服务业“三百工程”。涪城科技信息服务集聚区入选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油北斗智慧物流产业总部基地开工建设,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全国首个区域总部落户绵阳。出台“金融十条”,预计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规模突破万亿大关,存贷比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实施“三品”工程,建成高标准农田34.09万亩,粮食播种面积628.1万亩、总产量46.74亿斤,大豆种植34.7万亩,出栏生猪370万头以上,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预计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建成现代农业园区86个,晋级升星省星级园区4个。三台入选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建成国家区域生猪种业创新中心,培育国省级种业产业园区3个,建成种业科研重点实验室3个。安州、三台、梓潼入选第三批国家级制种大县,粮油制种基地面积稳定在18万亩以上。“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626个。全国唯一整市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示范市项目加快建设。整治撂荒地4.54万亩,“撂荒地变金土地”经验做法得到胡春华副总理肯定性批示。

数字绵阳蓄势发力。建成智能工厂27个、数字化车间60个。累计建成5G基站7600个,主城区、主要城镇实现5G网络全覆盖。大力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政务移动办公平台覆盖市县乡村3万余人。以“绵疫控”小程序为基础构建数字化一体化疫情防控平台,入选全省数字政府应用“十佳案例”。排名全国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第46位,天府数字经济指数排名全省第2位。游仙获评中国领军智慧城区,安州入选全省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投资拉动更加强劲。强化投资稳增长的关键作用,出台“投资十条”,健全完善省市重点项目推进和投资运行“红黑榜”通报、重大项目分级协调等工作机制,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以上,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超过580亿元、360亿元,增速均在20%以上、保持全省前列,有望连续4个季度进入省重点项目推进和投资运行“双红榜”。九绵高速平武至白马段、广平高速平武高村至古城段、德遂高速建成通车,南郊机场T2航站楼建成投用,绵苍、G5成绵扩容、G5绵广扩容等高速加快推进,祠堂湾水库等重点水利项目开工建设。345个省市重点项目超年度投资进度31.6个百分点。

消费韧性充分体现。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应对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出台“促消费13条”,大力发展信息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服务消费等新业态。挖掘消费潜力,统筹各类资金3亿元,发放消费券、消费补贴1.39亿元,开展促消费活动1000余场次,累计带动消费450亿元,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50亿元。获批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北川巴拿恰商业街入选全国非遗旅游街区,涪城、三台、盐亭入选省首批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平武荣获省县域生态旅游目的地称号,印象梅林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一年来,我们蹄疾步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活力不断迸发。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69项国省年度改革任务全面完成,30余项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成功揭榜4项国家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任务,居全省第1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基本完成,14项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或进入全国案例集。统筹推进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122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入选省第二批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完成12个工业园区放权赋能集中交接,向市属园区下放市级管理权限51项、8个县(市、区)向县属园区下放县级管理权限1276项,基本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

开放合作成效明显。跳出绵阳看绵阳、跳出四川看绵阳,精心谋划赴厦门、东莞、苏州开展“三推”活动,签约项目金额近1000亿元,销售产品金额超过40亿元。“实施‘绵品出川’活动,助力‘绵阳造’走向全国”经验做法被省政府通报表扬。出台“招商十条”,引进5亿元及以上项目128个,其中百亿级重大制造业项目7个、创历史新高,在全省制造业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中被省政府通报表扬并授予流动红旗。预计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超过700亿元,居全省第2位。克服困难以线下为主高水平举办第十届科博会,集中签约产业项目137个、金额超过1300亿元,实现“精简、精彩、经典”办展目标,得到各方高度评价。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绵遂内铁路(绵遂段)启动建设,惠科模组等8个重大项目加快实施,绵阳与重庆北碚243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推动外资、外贸、外经联动发展,开行中欧班列成渝号(绵阳)、中亚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盟铁海联运班列27列,预计实现进出口总额281亿元、增长12%,实际利用外资2.2亿美元、居全省第2位。30家企业纳入全省“千户外贸企业培育工程”。新增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城市2个、总数达到33个。成功创建全省开放发展示范市。

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大力实施“暖企”行动,常态化开展“面对面听取意见、实打实解决问题”活动,线上建立绵阳企业家群和服务院校所工作群、24小时在线解决问题,线下召开专题座谈会170余场、解决企业诉求2000余个。创新成立“稳经济政策落实办公室”,出台31条配套措施,推动国省稳增长系列政策全面落地,为市场主体减免缓税费超过200亿元。扎实推动“四减一优”,市本级审批事项办理时间平均提速87.6%。被省政府表扬为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集体,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居第2位。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升级“绵阳民营经济公共服务平台”,市场主体逆势增长,净增6.2万户,总数达到49.3万户、居全省第2位。3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居全省第2位。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统筹全域、协调发展,城乡发展更加均衡。

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全面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三区三线”划定。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推进村社“五清”、场镇“四定”、城区“四化”,每季度评选“十佳十差乡镇(街道)”,城乡环境基本实现清清爽爽、干干净净。实施城市体检,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建筑业总产值有望突破千亿大关。科技城创新馆、绵阳城市规划展览馆建成开馆。机场东路、飞云大道等9条城市道路完成改造提升,东西第二干道、科技城涪江大桥等项目加快推进。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339个、棚户区改造524套,既有住宅增设电梯330部,整治城市内涝点27个。绵州记忆特色街区、城区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等项目加快实施。富乐山、园艺湖等一批城市公园完成改造提升。加快城市绿道建设,累计建成161.2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5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25平方米,“口袋公园”建设获央视点赞。

县域实力不断增强。预计县域范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900亿元。涪城排名全国百强区第63位、较上年上升5位。涪城、江油入选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县()。游仙、三台入选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平武入选第二批省级传统村落保护连片示范县。

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总规模近6000万元的防返贫预警应急处置基金,全市无一人返贫致贫。深化东西部协作,32个衢绵合作项目落地实施。投入52.7亿元、安排34.32公顷用地,全力保障支持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建设。全面消除年收入3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1.3亿元。安州河清镇“土地银行”经验获央视专题报道。加快电网改造升级,建成投运绵阳南220千伏配套等电网项目,新建和改建10千伏线路155千米、低压线路649千米。农村公路路长制覆盖率和列养率均达到100%,“四好农村路”“金通工程”国省示范创建取得突破。3个乡镇、35个村入选首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名单。梓潼入选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三台入选全省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盐亭富驿镇等4个镇被命名为首批省级百强中心镇。

一年来,我们全心全意为民惠民、增进福祉,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民生实事稳步推进。54件省市民生实事全面完成,8件市级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完成年度目标,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68%。实施稳就业攻坚行动,城镇新增就业5.6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4%、低于省控目标1.46个百分点。累计为16万余名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发放保障金、救助金6.5亿元。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71.46万人。落实国家谈判药品、集采药品(耗材)使用要求,减轻群众医药负担5.23亿元。DRG支付方式改革稳步推进。首款普惠性商业健康保险“惠绵保”参保92.32万人。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3所、义务教育学校22所,分别新增学位2920个、7920个。稳步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推进5所公参民学校转公。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比达到94.97%。高中教育质量连续22年领跑全川,54人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员、居西南地区第1位。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三名工程”建设,获评省五星级名校1所、四星级名校2所。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被命名为全省唯一的学前教育教师培训基地。2所市属高校和3个专业入选省职教本科试点。发放减免各类资金3.2亿元,资助困难学生19.59万人次。推进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项目试点,适老化改造困难老年人家庭2970户。新增三甲医院1家,总数达到13家。47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现线下检查检验结果互认,20家接入线上互认平台。绵阳代表团在第十四届省运会金牌榜排名第3位,创历届最好成绩。纪录片《李白》在央视播出。

社会治理持续加强。蝉联五届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扎实开展“八五”普法,3个村(社区)入选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名单,10个村(社区)入选第一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名单。深入推进平安绵阳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处置电信诈骗案件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游仙、安州、北川获评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深入开展“治重化积”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三台、梓潼、平武入选第三批省级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县。2个街道()7个社区入选第二批省级基层治理示范名单。2个镇、25个村入选第三批省级乡村治理示范名单。

一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应对处置能力不断提升。

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全面贯彻中央、省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坚持“捞干筛净减存量、外防输入控增量、做足准备防变量”,压实四方责任,健全完善疫情防控指挥调度体系,因时因势、科学精准优化防控措施,在全省率先实体化运行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扎实推进核酸检测、流调溯源、转运隔离等防控能力补短板“八大攻坚行动”,坚决果断处置“9·29”“10·27”“11·18”等多轮疫情。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下好先手棋做好底数摸排、医疗物资储备、医护力量配置优化,着力保健康、防重症。开展“关爱天南地北绵阳人”行动,惠及2万余人。

守牢安全发展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刮骨疗伤的决心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曝光、大整治”行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7.3%45.8%。牢固树立“防胜于救”理念,强化人防、物防、技防联动,落实防汛减灾、森林草原防灭火包保机制,跨区域联防联控能力不断提升,获批建设全国首个中小流域灾害防御气象保障示范基地。食品安全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深入推进“双碳”战略,加快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落实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预计单位GDP能耗强度下降1%。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89.6%PM2.5平均浓度34.2微克每立方米,未出现重污染天气,完成省下达环境空气质量目标。20个国控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进入全国首批“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开展大规模绿化绵州行动,森林覆盖率达到56.13%,国土绿化覆盖率达到70.5%。成功争取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绵阳基地落地。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年度整改工作全面完成。入选首批省级林长制创新试点市。江油入选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县。梓潼被命名为第二批省级生态县。

一年来,我们坚定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政治建设全面加强。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实抓好,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

依法行政深入推进。健全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修订《绵阳市市本级重大经济事项决策规定实施细则(试行)》。起草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绵阳市城区停车管理条例》《绵阳市物业管理条例(修订)》,推动出台《绵阳市养犬管理条例》,制定全国地级市首部关于平安建设的政府规章——《绵阳市平安建设规定》。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向市政协通报重大事项。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89件、政协委员提案537件,办理结果满意率均达到100%。推动网络问政流程重塑、质效提升,网民留言来信办结率达到100%

作风面貌焕然一新。坚持“新、快、实、真、严”,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着力形成“部署、落实、督查、反馈、改进”的工作闭环,坚持少发文、开短会、讲真话,倡导办扎实事、做靠谱人,会议时间明显缩短,干部下基层明显增多,政府系统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办事效率进一步提升,形成了一批高质量显性化标志成果,中国科技城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国防动员、国安、民族、宗教、人民防空、广播影视、机关事务、档案、保密、气象、水文、邮政、退役军人、双拥、地方志、住房公积金、供销合作社等工作取得新成效,支持工会、青年、妇女、工商联、文联、社科联、侨联、科协、友协、贸促、残疾人、慈善、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面对三年来世纪疫情的持续冲击,我们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上项目,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实现了经济稳中向好、社会和谐稳定、民生持续改善的不俗成绩,为全省发展大局贡献了绵阳力量。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超常付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绵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港澳台同胞、广大侨胞和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诚挚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当前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经济总量还不大、发展质效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科技与经济融合不深,产业链条不够完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还面临困难;稳就业任务艰巨,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生态环保等领域还有短板弱项;部分干部能力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一些领域腐败问题仍有发生,等等。我们将直面问题挑战,采取有力措施,在下一步工作中认真予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推动绵阳现代化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绵阳现代化建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引领,实施“五市战略”,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确保新时代新征程绵阳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突破40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指标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坚持科技立市,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

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全力服务保障在绵科研院所重大科技专项建设。加快推动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先进材料交叉中心、小推力发动机研发基地落地建设。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核技术应用、激光、空气动力、卫星应用、航空燃机等战略新兴领域和前沿领域军民协同创新,力争获得国省支持6项以上。持续开展“招院引所”,深化与中国航发集团、中国兵装集团等央属军工集团和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战略合作,联合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和研发机构5家以上,推动科技成果在绵转化应用20项以上。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完善“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探索建立科技项目推荐报送“直通车”机制。优化重组省部共建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实验室、工程材料与结构冲击振动实验室等在绵国省重点实验室。推动西南科技大学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循环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力建设涪江实验室,推动进入天府实验室序列。支持长虹、九洲等骨干企业牵头建设各类高水平创新联合体、新型中试熟化平台。推动科技城新区生态节能环保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落地建设。实施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加快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00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2200家,瞪羚企业达到18家,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超过2600亿元。

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打造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加快建设成渝科创副中心。深入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扩大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范围。持续推进“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扩容提质,落地创新团队10个以上、成果不少于20项。建好院士(专家)小镇,力争科创基金小镇新入驻金融机构5家以上、管理基金规模超过350亿元。深化科技助理“进百企(院校)”行动,建立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推动军工电子、智能装备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超过140项。打造“担保贷”等科技金融产品,联合成都申建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坚持产业强市,着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以园区为载体做强工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构建“4+8+1”工业产业体系。召开全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深入推进“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强化“镇园之宝”培育、标准厂房建设、园区优化服务考核,新建标准厂房365万平方米,引进5亿元及以上制造业项目80个。力争新增千亿级园区1个、500亿级园区1个、500亿级产业集群1个。深入开展省制造强市试点,承办好首届全国产融合作高峰论坛。实施新赛道竞速行动,出台加快发展高端显示、先进材料、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预制菜等领域新赛道行动方案及专项政策,力争新增省新赛道“赛手企业”7家以上。加大力度推进企业梯次培优,力争进入省制造业100强企业12家,纳入省“贡嘎培优”“珠峰攀登”计划企业数量稳定增长。抓好小升规企业培育,新增规上工业企业超过110家。实施质量提升示范行动,开展第四届市政府质量奖评选,争创国家级工业质量标杆1个,支持园区争创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

以消费为重点做大服务业。聚焦“4+3+N”主攻方向,实施服务业赋能融合计划和提档升级行动,推动科技信息、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商贸、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争创省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突出抓好恢复和扩大消费,实施消费扩容提质行动,建成全省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加快建设成渝消费副中心。培育多元消费场景,发展直播电商、沉浸式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打造云上商圈、智慧商圈等消费新载体,加快建设华润万象生活九洲城市综合体等重点项目,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步行街10个。实施品牌行动计划,出台支持品牌建设政策措施,认定一批知名品牌,打造一批“绵阳造”领航产品、四川老字号、天府名店、天府名菜。大力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项目和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构建高质量城乡商贸流通体系。提升国际车展、农博会、家博会、米粉节等展会影响力,办好全国(西南)健康食品博览会。聚焦“白红绿”文旅IP,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召开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做实做强国有文旅投融资平台,策划推动一批特色文旅项目。支持安州争创天府旅游名县,支持江油依托李白、方特等文旅资源发展全域旅游,支持平武、北川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和业态,打造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

以“三品”为引领做优农业。聚焦“23610”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构建完善四级田长责任体系,落实“长牙齿”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新建高标准农田27.9万亩,确保油菜扩种6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6亿斤以上。加快打造国家“川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确保年生猪出栏稳定在350万头以上。持续开展“一园一策”提升行动,积极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支持三台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持续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建设全国种业强市,建立“云上种业馆”,培育领军型种业上市企业1家,支持游仙、江油争创省级种业园区。扎实推进质量强农行动,开展十佳农产品品牌评选,支持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培育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新培育区域公用品牌2个以上。支持盐亭、北川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实施数字经济发展五年行动,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组建“一局一院一公司”。做大做强“芯屏端软智网”核心产业,确保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争创省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2家,新增上云企业超过2000家,建成智能工厂32个、数字化车间65个。抢抓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区域大数据中心、5G、千兆光网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智脑”“城市运营中心”,启动数字化政务工程一期建设,用数字技术为城市现代化治理赋能。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加快推进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中央、省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券项目、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支持,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省“大盘子”。用好“红黑榜”通报等机制,抓好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埃克森、创明、艾伯科技等百亿级制造业项目建设,实施新一轮大规模技改项目50个以上,力争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均增长10%以上。深入推进交通攻坚、城建攻坚,力争投资分别达到180亿元、220亿元以上。开工建设新华水库,加快建设武引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末端渠系和农村一体化供水等重点水利工程,做好铁笼堡水库、唐家山水库前期工作。出台支持民间投资发展政策措施,力争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达到53%以上。

()坚持开放活市,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拓展对外开放大通道。坚持“铁公空”全面发力,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建成成兰铁路绵阳段,加快建设绵遂内铁路(绵遂段)、科技物流产业园铁路专用线。建成G5成绵扩容、绵苍高速和九绵高速江油至平武段,力争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的历史性跨越。建成北川通用机场。推进新机场选址规划论证和航空口岸申建,争取开通国际航线,加快培育南郊机场在成渝世界级机场群中的骨干功能。

提升开放平台能级。高水平办好第十一届科博会。深入推进“四区合一”,力争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交易额超过20亿元,综合保税区交易额超过50亿元、在全国晋级升位。加密开行中欧班列成渝号(绵阳),力争开行国际班列100列以上。规划建设格鲁吉亚等国家海外保税仓和“一带一路”国家商品展示展销中心。推进“绵品甄选云上馆”平台建设,持续扩大“绵品出川”系列活动成效,组织企业组团出海拓展市场,力争进出口总额超过285亿元。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一网通办”三年行动,确保“一次办”事项占比100%、承诺提速90%以上。出台《绵阳市营商环境对标创新工作任务清单》,做好国省营商环境评价迎检工作。健全完善“绵企通”政企服务平台功能,开展“面对面听取意见、实打实解决问题”活动12场以上。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清理规范供水供电供气行业收费。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强国企合规建设,出台政策措施推动市属国企高质量发展,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稳妥审慎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加强新型基层供销社建设,力争乡镇基层社覆盖率达到70%以上。召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政策措施,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健全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政策和服务体系,力争市场主体总数超过54万户。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争创省县域民营经济改革试点。

保持招商引资强劲态势。完善招商引资对接机制,充分发挥驻外投资促进中心作用,围绕新型显示、先进材料、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针对性开展招大引强,定期组织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力争新引进行业知名企业超过120家、5亿元及以上项目超过150个、百亿级重大制造业项目取得新突破,实现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800亿元以上。出台促进外商投资政策措施,聚焦欧洲、日韩、东南亚等重点地区,开展海外招商活动4次以上,力争外商直接投资1亿美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以上。开展招商引资签约成果“回头看”,确保签约项目当年开工率超过50%

()坚持人才兴市,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更大力度引才聚才。争取国省重大人才计划支持。发挥“人才十条”作用,优化实施“科技城引才计划”,探索市场化手段引进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深入开展大规模招才引智活动,发挥招才引智小分队、“双招双引”工作站作用,创新赴高校“一站式”引才模式,扩宽柔性引才渠道,力争新引进创业人才团队50个、博士280名、硕士2000名,加快形成“天下英才聚绵阳”的良好局面。

加强人才培养培育。优化实施“科技城育才计划”,培养造就更多大师、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梧桐计划”,支持企业建立首席专家、科技带头人等制度。选拔首批绵阳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0名。发挥高校人才自主培养主阵地作用,支持西南科技大学争创国家“一流学科”,支持绵阳师范学院建设硕士学位授权高校。持续扩大博士后“两站一基地”规模,确保总数超过30家。扎实推动职业能力建设创新改革先行区建设,开展职业技能等级“新八级”制度试点。举办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展第六届市劳动模范评选表彰。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发挥科技城人才发展集团作用,推动科技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争创国家级园区。办好“科技城人才日”系列活动,打造绵阳特色人才峰会品牌。全面落实国省赋予的科研事业单位人才自主权改革举措,推动军地、院地人才职称互通互认。大力实施科技城人才安居工程,力争建成“拎包入住”人才公寓4500套。用好“科技城人才卡”,推出“绵阳人才服务码”,着力构建全链条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抓好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建成中国(绵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坚持生态美市,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和“十四五”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调整优化“产业、能源、交通、空间”四大结构,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支持神华天明、国大水泥、美丰科技等重点企业参与碳排放权、用能权市场交易,做好落后产能退出和高耗能行业节能改造。支持有条件的园区争创全省近零碳排放园区。支持盐亭加快建设绿色化工园区,长虹新能源、东方绝缘材料等争创绿色工厂,力争新增绿色制造示范单位10家。加大致密气田勘探开发力度,做好江油、北川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梓潼、盐亭风电项目进度,推动土城二级电站、元德输气管线等项目建成投用。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出台《美丽绵阳建设规划纲要》。打好蓝天保卫战,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总量减排项目,推进臭氧和颗粒物协同治理,确保完成省下达环境空气质量年度目标。打好碧水保卫战,系统推进“三水共治”,启动小流域摸底治理,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争创省级美丽河湖1条。打好净土保卫战,推进土壤污染风险分区管控,实施新污染物治理,开展“无废细胞”创建,加快建设“无废城市”。加大暗访曝光力度,持续整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确保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5项年度整改任务销号。

强化生态系统保护治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三线一单”制度。加强三江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治理,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44.8公顷。规范管理自然保护地,高质量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片区、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绵阳基地建设。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开展市级8大河流“一河一策”方案修编,巩固长江十年禁渔和小水电清理整改成果。全面推行林长制,深入开展新一轮大规模绿化绵州行动,实施“十大工程”,完成营造林30万亩以上。支持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省级生态县创建。

()坚持统筹区域城乡,更大力度促进融合发展

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全域全面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化拓展绵碚合作,持续开展“创新金三角·智汇科技城”科创交流系列活动,推动更多重大项目纳入川渝共建年度项目清单。深化与成都平原经济区城市一体化发展,高质量建设成德绵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打造优势互补、协调联动、联系紧密的区域发展共同体。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联动,巩固拓展与厦门、东莞、苏州等地合作成果,开展“三推”活动4次以上。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出台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全面完成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报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构建“1+N”政策体系,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启动绵阳火车站站前广场改造提升、南北第二干道项目,加快建设创业大道南延线、西延线,建成黑家山火炬公园等城市公园。改造南河、开元等片区443个城镇老旧小区,开工改造棚户区5314套,开工既有住宅增设电梯400部。开展住宅小区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全面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建设。有序推动城镇燃气、供水、污水等老旧管网更新改造,申建国省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建成投用城市第二水源开茂水库水厂及配套工程。制定支持建筑业企业发展配套措施,力争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1%。完善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支持涪城在全国百强区晋级升位,支持江油争创全国百强县,支持更多地区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实施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工程,加快建设游仙S210、平武S21626个国省干线新建改建项目,推动县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争取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试点。争创第二批“省级百强中心镇”3个以上。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成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审批,全面推进村级片区乡村规划编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争创省乡村振兴先进。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持续开展“十佳十差乡镇(街道)”评比,推动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建设“9+N”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点,争创全国美丽宜居村庄。扎实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生活污水示范工程建设。支持游仙、梓潼、盐亭开展省级乡村水务试点。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以上,力争建成省级“金通工程”样板县2个。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推广乡镇抓经济抓招商试点成效,推动乡村产业特色化发展。健全常态化监测帮扶体系,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回头看”。深化衢绵东西部协作,抓好省内对口帮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群众就业增收。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持续打好减负稳岗扩就业组合拳,用好“科技城就业码”,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力争城镇新增就业超过4.7万人。突出做好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人一档”“一人一策”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建设农民工综合服务站、驻外站点,构建县乡村三级劳务服务体系。打造零工市场(驿站)升级版,推动就业困难人员以更加灵活方式实现就业增收。充分运用税收、社会保障、公益慈善等分配调节机制,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完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运营、管理、监督机制,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统筹推进省市民生实事项目,确保财政民生支出占比65%以上。推动全民参保精准扩面,实施困难群体代缴养老保险费政策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制度,积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力争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6%。建立健全分层分类救助体系,成立低收入家庭认定指导中心,适时提高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确保物价总体稳定。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8000套以上。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大学区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消除基础教育布局和建设盲点,加大科普资源供给,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所、中小学校20所。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启动化解普通高中大校额专项行动。推进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支持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专升本。持续实施体育设施补短板工程,新增体育场地设施面积120万平方米。支持仙海区争创国家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更大力度解决“一老一小”问题,建立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出台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管理办法,建立养老服务专家库,新增养老服务床位600张,建成老年食堂22个。出台《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工作方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扩大普惠托育供给,确保社区托育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加快建设中国两弹城博物馆。推动省级白马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办好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一带一路”李白文化节等活动。加大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古树名木等保护力度,大力发展三国蜀汉文化等文化产业。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补短板”行动,优化提升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烈士纪念设施等服务功能,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持续抓好重大题材文艺创作,办好文创大赛、研学产品设计大赛等活动。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深入落实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持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曝光、大整治”行动,加强城镇燃气、道路交通、建筑施工、自建房、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严防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立足“全灾种、大应急”,优化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启动建设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实施山洪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强化智慧防火技术运用和扑火队伍建设,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常态化治理。压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严格执行包保制度,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三年攻坚行动,建成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强化财源建设,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深入推进“八五”普法,组织开展国省民主法治示范创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利保障通道。建设更高水平平安绵阳,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持续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实现12345热线与110平台互联互通。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能力建设。争创新一届省级双拥模范城,做好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扎实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强化医疗资源储备和药品需求保障,加强全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免疫接种,科学精准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完善快速响应和处置机制,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处置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提升工程。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力争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发挥基层医疗服务保障作用,建成县域医疗次中心5个。完成6.9万名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加快中医药强市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动居民健康档案全面免费向个人开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和全民健康水平。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使命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我们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发扬“新、快、实、真、严”优良作风,着力提升施政能力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紧跟市委决策部署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及时报告重大工作,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坚持政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完善法律顾问制度,更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认真办理建议提案,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广泛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健全完善网络问政平台功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锻造善作善成争创一流的干部队伍。严格落实中央、省市转变作风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以钉钉子精神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杜绝层层加码、麻痹松懈、任性用权、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推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健全完善“部署、落实、督查、反馈、改进”的工作闭环。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增强政府系统干部“敏感敏锐、立说立行、认真较真、常学常新、担当担责”的作风能力,切实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硬本领,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切实强化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防止“七个有之”问题,加快建设廉洁政府。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打造节约型机关,以政府“紧日子”换取市场主体“稳日子”、人民群众“好日子”。

各位代表,大道如砥,初心如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锚定“开局新征程、突破四千亿”,真抓实干、担当奋进,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绵阳力量!

 

 

 

名词解释

1.“雁阵培育”行动:我市2022年初启动“科技型企业雁阵培育行动”,计划开展近百场培育辅导活动,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推动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

2.“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20224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园区)和市级工业园区开展“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坚持企业入园满园,产业集聚集群,园区提质增效,确保一年转形象、两年见质效、三年大变样,把园区建设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3.七大攻坚:“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明确的攻坚任务,包括承载能力提升、优势产业集聚、开放合作突破、“镇园之宝”培育、“亩均论英雄”、创新平台覆盖、营商环境优化。

4.省“贡嘎培优”行动计划:以四川省内最高峰命名,通过加大引导和支持力度,打造一批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发展可持续的制造业优质企业。

5.省新赛道“赛手企业”:四川省聚焦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服务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等35个重点方向,挑选一批主营业务属于新赛道领域,且在本赛道具有较强引领带动能力的工业和信息化企业,激励更多新赛道企业在工业抢进度拼速度中多作贡献。

6.省服务业“三百工程”:建设100个重大项目、培育100户重点企业、培育100个重点品牌,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升级。

7.“三品”工程:市委市政府以“三品”为引领做优现代农业的决策部署,即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打造。

8.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9.三推:城市形象推广、产业项目推介、特色产品推销。

10.四减一优:减材料、减跑动、减时限、减费用、优流程。

11.三区三线:指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城镇空间三种类型空间,以及分别对应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12.村社“五清”:路面地面清扫、垃圾堆物清运、水面屋面清洁、广告招牌清理、违章搭建清除。

13.场镇“四定”:划线定点停车、定时清扫保洁、定期洒水降尘、定位规范经营。

14.城区“四化”:净化、绿化、序化、美化。

15.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指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城市开放空间。

16.DRG支付方式:按疾病诊断分组付费,将相关疾病划分为一个组打包付费,不再按项目逐项付费。

17.三名工程:名校、名专业、名实训基地。18.治重化积: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19.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

20.工业“4+8+1”:“4”即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四大主导产业;8”即新型显示、磁性材料、核技术应用、激光技术应用、新型储能、智能机器人及无人机、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连接器及传感器八大特色产业;1”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1.服务业“4+3+N”:“4”即商贸流通、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四大支柱型服务业;3”即科技信息服务、特色餐饮服务、医疗康养服务三大成长型服务业;N”即家庭社区服务、商务会展服务、房地产业、教育服务等其他服务业。

22.农业“23610”:“2”即“两核”,指现代农作物种业核心、生猪种业核心;3”即“三带”,指沿涪江优质蔬菜产业带、沿S418G108S209北部优质粮油产业带、沿G245南部优质粮油产业带;6”即“六片”,指盐三北部优质粮油+生猪种养循环示范片、涪城麦冬产业示范片、梓潼蜜柚产业示范片、北川平武茶叶产业示范片、北川平武厚朴产业示范片、盐亭优质水产示范片;10”即“十大优势特色产业”,指种业、粮油、蔬菜、中药材、蚕桑、茶叶、林果、藤椒、畜禽、水产。

23.一局一院一公司:大数据局、数字研究院、大数据公司。

24.芯屏端软智网:“芯”即集成电路,“屏”即新型显示,“端”即智能终端,“软”即高端软件,“智”即人工智能,“网”即新一代信息网络。

25.上云用数赋智:“上云”重点是推行普惠性云服务支持政策,“用数”重点是更深层次推进大数据融合应用,“赋智”重点是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

26.四区合一:绵阳综合保税区、绵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四川自贸区绵阳协同改革先行区、中德(绵阳)创新产业合作平台“四区合一”。

27.博士后“两站一基地”: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

28.新八级:20224月,人社部印发《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在原有的“五级”技能等级基础上,往下补设学徒工,往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延伸发展为“新八级”。

29.三水共治: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一体推进。

30.无废细胞:日常社会生活中“无废”理念的基本组成单元,创建主体包括乡村、社区、工业园区、企事业单位等,涵盖“无废机关”“无废小区”“无废公园”“无废医院”等多种类型。

31.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32.城市更新“1+N”政策体系:“1”即《绵阳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N”即若干配套文件。

33.食品安全“两个责任”: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

34.“两癌”免费筛查:宫颈癌、乳腺癌免费筛查。